Skip to main content

流离失所的第六年:罗兴亚人通过艺术和故事传承文化

流离失所的第六年:罗兴亚人通过艺术和故事传承文化

在孟加拉国的科克斯巴扎尔(Cox’s Bazar)难民营中,至少有一百万罗兴亚难民目前面临健康危机,无法获得适当的教育以及工作谋生。无国界医生与罗兴亚社区合作,一同见证罗兴亚人的挑战、经历和生存境况。在罗兴亚人逃离缅甸的第6年,有些病人正面对艰困的心理健康状况。就在这个简陋的环境里,一个创新的活动开始了......

在无国界医生运营的一间医疗机构的后院,立着一块木板,木板上有棵“竹藤树”正在慢慢成形。树的形状蓬蓬的,蓬松的像云一样,树荫厚实到可以为树下的人遮荫乘凉。
 
一双双忙碌的手在树上劳作,在医护人员和罗兴亚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,鲜亮的竹藤和彩纸逐渐搭建出了一个场景:榕树、两只乌鸦,一位罗兴亚妇女和芋头叶子,这简单的四种元素讲述了一个“奇萨”——一种传统的罗兴亚民间故事。共同完成艺术品创作,除了让参与者建立伙伴关系之外,更给了他们机会来书写定义自我故事的机会。
 
榕树是这件艺术品的创作者萨法尔(Nurus Safar)和萨拉姆(Nuru Salam)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树。榕树除了是树木之外,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符号的象征。萨法尔回忆起到孟加拉国之前的一段经历并说道:“过去我们在榕树下工作聊天时,很多人会聚集在一起,我们可以互相学习,分享感受。我们可以享受创作的过程。” 今天,虽然萨法尔和萨拉姆距离缅甸的家乡有数公里之遥,但榕树再次成为聚会、学习和分享罗兴亚文化的场所。
 
鲁胡尔(Ruhul)是科克斯巴扎尔营地内罗兴亚社区的一员,同时也是无国界医生的工作人员。他说:“我们创作的这个乌鸦与榕树的故事图,让我们心情稍为轻松,也提醒我们将自己的心与这片土地连结一起。因为这种‘连结’一点一点在瓦解,特别是在年轻世代身上。”

六年前,如今生活这个社区的罗兴亚人因缅甸的暴力军事行动,而被迫离开缅甸若开邦来到孟加拉国。对于鲁胡尔来说,人们与家园乡土日益疏离是他最担心的问题,他还以芋头叶上的水的谚语比喻罗兴亚人的境况。无论水如何落在芋头叶上,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。他说:“几百年前,我们一直生活在缅甸;当我们‘被赶走’时,并未留下任何痕迹。我们就如同漂浮在半空中——芋头叶让我们记住自己的处境。”

8月初,库图巴朗医院的年轻患者、他们的家人和无国界医生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,一起进行了第一次奇萨故事会。当讲者雷祖万·汉(Mohammed Rezuwan Khan)用罗兴亚语讲述时,现场的孩子们纷纷作出回应。

无国界医生孟加拉国项目总管杰根(Arunn Jegan)分享了他感想:“看到我们的罗兴亚同事分享他们的文化和奇萨非常重要。罗兴亚人常背负着弱势族群的刻板印象——例如被视为病人、无国籍人士、没有在缅甸自由生存的合法权利,或被视为难民。”

对于这件作品的共同创作者蒙罗(Tasman Munro)来说,参与项目的每个人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,都已打破这些刻板印象:“罗兴亚人身上背负很多故事,而共同设计的过程让他们能创造定义自我的故事。”

鲁胡尔对这个故事予以肯定。他说:“尽管我们遭受了五十年的苦难,但我们依然坚韧不拔。即使我们的土地被夺走,我们仍能坚强存活下来。”

*为保护隐私,隐藏部分受访者姓氏。

Categories